新闻中心 /News
奋力迈向体育强国jdb电子平台
jdb电子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取得新成效。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群众健身更加方便。全民健身日、大众冰雪季等赛事活动联动各地、贯穿全年,呈现“天天有赛事、人人可参与”的局面。体育总局持续引导推动群众赛事活动广泛开展,为群众搭建全民健身展示的舞台,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刚刚结束的‘2025年全民健身日’,全国共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直接参与人次超1100万。”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介绍,一系列内容丰富jdb电子平台、形式多样、便于参与的赛事活动,带动更多群众主动健身、自觉健身,全民健身融入大众生活的良好态势日益增强。
当下火爆的“村赛”“城赛”以体育为媒,有机融合多种业态,聚人气、促消费jdb电子平台、助发展,既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也促进文体旅商融合发展。赛事活动的广泛开展,营造了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使全民健身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走出家门、走上运动场,享受体育健身乐趣,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丁东介绍,针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涉及面广、项目种类多、参与人群复杂等情况,2023年国家体育总局制定4项行业标准,2024年发布《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工作指南》国家标准jdb电子平台,这也是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领域的第一项“国家标准”。同时,多措并举推动户外运动等赛事活动安全、有序、规范开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举办了不少大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在提升城市形象jdb电子平台、促进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举例说,今年上半年,河北、浙江、福建等7地一共监测了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推动赛事经济发展方面,体育总局贯通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不断丰富大型体育赛事、职业赛事、群众赛事活动供给,构建更加完善的体育赛事体系。冬奥会、亚运会、世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赛事相继举办,辐射性、带动性强。职业赛事市场价格逐步提升,CBA、WTT、F1等热门赛事门票销售火爆,去年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CBA24—25赛季季后赛场均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群众赛事活动不断拓展创新,“村超”“浙BA”等一批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火爆出圈,“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赛事与文化、商务、旅游等领域融合,成为带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黄金组合”。体育文创产品备受青睐,赛会吉祥物、体育徽章及运动明星球衣圈粉,扩大了体育文化的价值。“乐享精彩赛事 寻味中华美食”,让赛事变得有滋有味;“跟着赛事去旅行”深入人心;“一人参赛全家旅游,一场赛事多日消费”成为新风尚。
各类赛事还深度融入相关场景、业态,为产业协同发展赋能。“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如火如荼,国际田联街头挑战赛为天津津湾广场商圈带来5.8万人次的日客流量。街舞、小轮车、滑板等潮流赛事活动为2024年服贸会聚人气、添活力,赋能了展会经济。
杨雪鸫介绍,下一步,国家体育总局将研究制定推动赛事经济的政策文件,进一步丰富赛事供给、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强化赛事与产业协调联动,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拉动经济和提升形象的强引擎。
新时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不仅在传统优势项目上保持领先地位,还在一些非优势项目实现新的突破jdb电子平台。
“我国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项目越来越多,更多的运动员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有机会在奥运会舞台上展示自己刻苦训练的成果和高超的竞技水平。”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介绍,在巴黎奥运会上,自由式小轮车、艺术体操、花样游泳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我国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项目由“十四五”之前的21个增至24个,获得金牌运动员所在的省份达20个,竞技体育项目间、区域间均衡发展态势明显。
“十五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田径、游泳、“三大球”等项目的期望会越来越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也将为竞技体育全面均衡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张新表示,从体育大国、奥运强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上,国家体育总局提出“633”发展战略,以跳水、举重、体操、射击、乒乓球、羽毛球6个优势项目,田径、游泳、水上3个基础大项,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引领,巩固优势项目优势地位,提升基础大项竞技实力,推动“三大球”振兴发展,带动其他项目水平提高,促进各项目均衡发展,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竞技体育对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催化促进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竞技体育在促进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助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价值。”张新介绍,国家体育总局将坚持开门开放办竞技体育,坚持办人民满意的竞技体育,通过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有为政府、有机社会、有效市场共同发展竞技体育的新机制。(经济日报记者 姜天骄)